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崔宏园
(资料图片)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服务群众的精准度要高,针对性要强,服务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连日来,环翠区各部门以“实干实绩、敢打敢拼、担当善为”的工作作风,持续聚焦群众需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守护供水“生命线” 用水更保障
“以前我们村民是吃井里的水,干旱了没有水得下井舀水,家人以前舀水上来的时候掉到井里,把腰都磕坏了。现在好了,水都送到家门口了。浇园、吃水,干什么都方便,这多好!”近日,温泉镇东崮村村民周大爷谈起新改造的农村饮水管网连声赞叹。走进温泉镇东崮、西崮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小型挖掘机在巷子里穿梭作业,剖碎路面、开挖沟槽渠道和阀门井;工人们在垒砌新的水表井、回填管底细沙,挨家挨户铺设新的输水管道,大家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作业,全力抢抓项目进度。
现场负责人介绍:“温泉镇东崮、西崮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今年4月29日开工,计划铺设管道2800米、入户支管25000米、安装水表430块。现在主管道安装回填已经完成,入户支管完成了80%。接下来我们将对入户支管和水表进行安装,预计7月初全部完成。”
温泉镇东崮、西崮村原有供水管道建于30多年前,接口处止水皮圈等管件随着年限的增长而老化,漏水问题日益严重,供水设施落后的问题日益凸显。2023年,环翠区水利局全力推进农村饮水管网改造,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用水需求。
“以前村里住在地势高的人家都没有水,地势低的还多少有点水,到了冬天,天气冷,家里有时候水管都冻上了,非常不方便。现在政府来给我们自来水管网,我们村的人都感到很高兴!”西崮村村民丛大姨喜滋滋地说道。
多方联动探索厨余垃圾分类“新模式”
垃圾分类牵着民生、连着文明,也是文明城市创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日前,环翠楼街道东南村社区联合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将社区63家餐饮商铺列为首批试点单位,共同探索可复制、可借鉴的社区餐饮机构垃圾分类“新模式”,多方协力共同推动餐饮机构厨余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见效。
东南村社区位于市中心,商户比较多,垃圾产生量大,着眼餐饮单位厨余垃圾分类对提高整个社区厨余垃圾分类实效来说至关重要。“我们走访了餐饮商户,详细了解餐饮门店厨余垃圾日常清运情况,并向他们讲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制定餐饮行业厨余垃圾分类管理制度,规范引导垃圾分类。”东南村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卢敏双介绍说,“我们联合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在东城路和金地商厦各设置了一个厨余垃圾集中投放点,根据商户的经营时间点,确定了两个固定的投放时间点。同时,针对规模较大的商户,或者下班较晚的商户,社区还给他们配备了垃圾桶钥匙,保障厨余垃圾日产日清。”
“有的商户生意一忙起来就顾不上分类投放了,有的商户则不知道如何分,常常混投垃圾。”卢敏双介绍,为了解决垃圾混投问题,社区在每个投放点安排了志愿者现场指导,“手把手”教会商户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商户对垃圾分类投放重视起来,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
在金地商厦厨余垃圾固定投放点,品农餐饮店的工作人员正在将当天产生的厨余垃圾进行投放。老板童松燕说,员工曾对垃圾分类投放心存疑虑,但如今也在分类投放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现在我们社区的卫生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作为商户,我们也要承担一份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厨余垃圾分类,为城市卫生做出一点贡献。”
“现在东南村厨余垃圾投放点每天产生厨余垃圾量约400-500公斤,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引导,让东南村的做法,成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更多社区持续推进,把文明意识、卫生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传播到每个角落,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垃圾分类科工作人员李晓东表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