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给孩子看科学启蒙书?褚君浩院士张文宏教授:不为考试,但一生获益!

2023-08-20 14:08:58来源:新民晚报

图说:褚君浩院士、张文宏教授和部分丛书作者参与分享会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晨读是空腹读还是吃了早饭再读?打了新冠疫苗为什么还是中招了?脑机接口技术如果能让你记忆力变强,你愿不愿意试试?正值上海书展期间,一场以“与万物共生,有地球为友”为主题的“科学起跑线”丛书分享会昨天在位于上海中心的朵云书院•旗舰店举行。据悉,这套写给青少年的科学启蒙书至今已陆续出版三辑,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担任总主编和副总主编。

你的科学梦,是否源于儿时?


(资料图片)

此次活动发布的新书系“科学起跑线”第二、第三辑,包括《疫苗简史》《我要去航海》《奇妙物语》《最强大脑》《给孩子的健康课》《太空探索者》六册,现场举行了新书揭幕仪式。

褚君浩院士、张文宏教授和华山医院感染科王新宇、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黄翔、华东师范大学王张华教授、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吴瑞龙等几位作者畅谈了第三辑丛书背后的创作理念。既然是一套写给孩子们的书,当然要从儿时的科学梦说起。褚君浩院士说自己是个调皮的小孩,热爱科学和自然,喜欢爬树、爬屋顶,也爱抓蟋蟀,最爱听高年级学生讲和海洋、天空有关的故事,那时就萌芽了科学梦。张文宏教授说自己小时候身体不好,老生病,没想到后来自己做了医生。王张华教授表示,自己从小就很有个性,虽然小学总生病未能正常上课,但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考取了心仪的专业。

图说:“科学起跑线”系列丛书

褚君浩院士介绍,“科学起跑线”丛书出版至今一直紧跟时代发展,涵盖的主题也越来越广泛。谈及为什么要给孩子看科普书这个话题,他强调,科学素养所起的作用是终身的,而不是为了眼前的考试。无论孩子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重点要培养两种能力,一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实现融会贯通,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也就是今天提倡的“学科交叉”。

张文宏教授赞同这个观点。他表示,看科学书不是“应试”,而是真正的“教育”。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科学,这并不是说大家不看科学书就活不下去了,而是希望孩子们从小就对世界万物的演变有所了解。当孩子们明白人类是如何从过去走到现在,又将如何走向未来;当孩子们对万物的起源发展有了比较通透的了解,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开放的人、宽容的人、可以和世界交流的人。张教授认为,好的教育一定是开放的,面对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要鼓励孩子探索未来,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于科学。

在书中学到科学精神和方法

科普书有很多,如何选择优质的书籍成了家长们头疼的事。上海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顾晓菁表示,青少年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关键时期。好的科普书籍,一定是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的。通过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让青少年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形成理性的科学思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疫苗简史》为例,很多人会问,接种疫苗后,又不是百分百避免感染,我们为什么还要打疫苗呢?“对于疫苗的价值,不能仅仅以个体是否感染作为评价标准。”王新宇医生谈到,《疫苗简史》就是把疫苗的来龙去脉给大家讲清楚,从最早的疫苗开始,看人类是如何开发一个个疫苗的,疫苗研制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问题,后来又是怎么克服的。如果能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宏观看待疫苗的价值和作用,就会明白疫苗对人类生命健康作出了多大的贡献。

关于现在非常火热的脑机接口这一话题,《最强大脑》的作者黄翔医生表示,在脑机接口这一前沿领域,中国已成功实现弯道超车。“大家对于不了解的事物总是害怕,当你了解了它的优点后,可能就会慢慢地接受它,这就是科普。”他还给了现场家长和孩子科普一个实用的知识。“晨读是空腹读还是吃了早饭再读?睡前一小时记忆力是不是非常强?关于这样的话题其实也有科学的答案的。我建议大家吃早饭前先晨读,因为适度饥饿或适度低温能激发海马体的活力,使记忆力变强;睡前一小时是黄金一小时,不要用来刷手机、看剧、胡思乱想,用来学习和阅读最佳。”

“海洋占地球70%的面积,如果将其看成障碍,你就把自己圈起来了;如果你会航海,海洋就变成了通道,你就可以和世界各地交流。”谈到《我要去航海》的创作思路时,王张华教授表示,通过航海这条线索来讲述人和自然的关系,可以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的关系。

吴瑞龙主任则表示,《给孩子的健康课》涉及健康的方方面面,希望广大青少年提升自己的健康素养,在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知识并加以利用,最终维系自己的健康。

培养科学兴趣将一生获益

一个多小时的分享会,让现场和线上观众读懂了“科学起跑线”的意义。多位专家都谈到,自己儿时非常爱看书,培养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即便生病卧床也不觉得痛苦——“我终于有大把时间看书了!”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认为,从小爱看科普作品,可以让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再转变成志趣。“未来世界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多数人可能都会从事科学工作,需要不断探究周边的世界,因为其他琐碎的工作都将被替代。因此,从小培养科学兴趣非常重要。”他建议家长们多带孩子到科学场馆去逛一逛,帮助他们挖掘出真正的兴趣爱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也表示:科学教育应当贯穿孩子的成长之路。“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把孩子培养成适合未来社会、健康成长的一代。数字时代下,科学教育的重要职责是培养高阶思维素养、探索性能力和综合的解题能力,这会让孩子一生获益。”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标签:

今日热门
More
供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