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微历史|郭震《古剑篇》:被武则天当作“礼物”的诗歌

2023-08-25 07:50:36来源:百度新闻

古剑篇


(资料图)

【唐】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

这是唐代名将、曾担任兵部尚书的河北贵乡(今河北大名)人郭震的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

大伙都知道有个成语叫“剑胆琴心”,夸赞一个人刚柔相济,任侠儒雅。千百年来,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宝剑被尊为“百兵之皇”,无论文臣武将还是江湖侠客都对它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热爱,甚至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郭震的《古剑篇》,又作《宝剑篇》,托物言志,借咏龙泉宝剑之废弃,感叹人才之埋没,意气风发,慷慨豪迈,为唐初七古优秀诗作。

更有意思的是,这首诗还让郭震因祸得福,硬生生从戴罪之身转而升职加薪,创造了唐朝诗坛的又一“神话”。

据史书记载,郭震身长七尺,少有大志,16岁时即进太学读书。读书期间,忽有一个穿着丧服的陌生人找到郭震,说自己家族有五代人的灵柩都散落在各处,没能好好安葬,希望郭震帮帮忙。此时,恰巧家里送来了40万钱“生活费”,郭震连那人的名字也没有问,就把40万钱尽数奉送,让同学们很是震惊。

公元673年,年仅18岁的郭震进士及第,担任通泉(今四川射洪)县尉。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也许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到任后的郭震竟为了资助宾客,竟然干起了盗铸铜钱和抢掠百姓的勾当。

举报信息传到朝廷后,武则天勃然大怒,责令郭震在朝堂说个清楚。结果一番谈话下来,武则天不觉怒气消散,于是问最近有何佳作,郭震顺势送上《宝剑篇》。武则天读后大加赞赏,当即命人抄写了几十遍,送给学士李峤等人欣赏,并任命郭震为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从此后,郭震踏上了“事业上升期”,如宝剑新硎,神采奕奕。

《古剑篇》写道:“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诗词大意是说,龙泉宝剑是用昆吾神铁在通红的炉火中冶炼,再由能工巧匠千锤百炼多年才铸造而成。宝剑铸成之后,寒光闪闪如同霜雪,连造剑的工匠也惊叹它奇绝非凡。可惜,此时天下太平,因此被君子佩戴防身而已。宝剑精光黯黯呈青蛇之色,剑鞘上的花纹片片像绿龟的鳞片,不仅受到了游侠的珍爱,很多英雄豪杰也非常垂青。可是为什么中途遭到抛弃,埋没在了古代监狱的地下?尽管被泥土掩埋,但是它的剑气依旧夜夜直冲九天……

中国古代关于宝剑的传说连篇累牍,郭震在《古剑篇》中即大量运用了不少历史典故或传说。

据传龙泉宝剑本名“龙渊剑”,是吴国干将和越国欧冶子二人用昆吾所产精矿,冶炼多年锻造而成,为古代十大名剑之一。唐朝时因避高祖李渊的名讳,改“渊”为“泉”字,曰“七星龙泉”,简称“龙泉剑”。

后来不知为何,龙泉剑埋没在豫章郡丰城(今江西丰城)的一个古牢狱的废墟下,但从三国东吴末年时便剑气冲天,达于斗牛之间,后被西晋宰相张华夜间登楼远眺时发现,派人重新发掘出来。郭震的《宝剑篇》即化用上述传说,借歌咏龙泉剑托物言志,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更有意思的是,郭震晚年的命运遭际与《古剑篇》竟也出奇相似,令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

前文说过,郭震得到武则天赏识后,仕途开挂。到玄宗时因功进封代国公,不久兼任御史大夫、天下行军大元帅,位极人臣。但正如郭震在《古剑篇》里的感慨一样,郭震失势也颇令人纳罕。

话说公元713年十月,唐玄宗在骊山举行军演,并亲自擂鼓。军演正在进行,郭震突然“犯抽”,出班奏事,军演一下乱了套。

见此情形,唐玄宗勃然大怒,当即命人将郭震斩首。多亏同僚极力劝谏,唐玄宗才赦免了郭郭震死罪,将他流放到新州(今广东新兴)。

不久后,唐玄宗念及郭震昔日危难时的护驾之功,专门特赦,起复他为饶州(今江西鄱阳)司马。

像龙泉宝剑一样忽然“中路遭捐弃”,郭震心情十分郁闷,在赴任途中撒手人寰,终年五十八岁。公元722年,被朝廷追赠为太子少保。

责任编辑: 武宗义 签审: 王建国

上观号作者:大众日报

标签:

今日热门
More
供应
返回顶部